7月3日,浙江大学杨华勇院士来访,与张海鸥进行深入交流。
常规金属3D打印存在致命缺陷:一是没有经过锻造,金属抗疲劳性严重不足;二是制件性能不高,难免存在疏松、气孔和未熔合等缺陷;三是大都采用激光、电子束为热源,成本高昂。所以常规金属3D打印“中看不中用”,发展缓慢。正因如此,全球金属3D打印行业一直处在“模型制造”和展示阶段,无法实现高端应用。而且,GE公司曾经认为:3D打印件难以达到锻件同等性能要求。
智能微铸锻铣复合制造技术融合3D打印、半固态快锻、柔性机器人3项重大技术,将金属铸造、锻压、铣削技术合三为一,实现3D打印锻态等轴细晶化、高均匀致密度、高强韧、形状复杂的金属锻件,全面提高制件强度、韧性、疲劳寿命及可靠性,全面解决世界性难题。该技术将铸造、锻压、铣削合三为一,改革传统制造技术,短流程绿色制造,一台设备替代原有的多工序长流程和多台大设备。
2017年4月份,“智能微铸锻铣复合增材制造”获第45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和中国发明协会特别奖。早在今年1月份,空中客车(Airbus)和美国通用电气公司(GE)与天昱智造达成了合作,在科研领域展开全面的研发。业内专家认为,中国3D打印虽然起步晚,但是围绕“清华、华科、交大”形成的三足鼎立的局势,使整个行业获得巨大的加速度,尤其是该项技术将使我国在3D打印技术领域由“跟跑”进入“领跑”阶段。